top of page

中亚日记 | Central Asia Journal | 2018-2021

 

中亚日记由四个相对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的影像和一份病例报告,四个部分组成——Phase 0,Phase I,Phase II,Phase III  &  A Case Report

诠释1.

“中亚”到底是一种设想还是一个地理名词?是应许之地或海市蜃楼?一个永远以迁徙为名的基地或是多个膨脹意识形态的末端?現在谁住在那里?什么语言可以诉说它?本项目以Abliz和艺术家的个体经验和记忆出发,以“中亚”为背景,通过非正规的视角,追溯19世纪直至今日的中亚相关摄影、影像和声音,在现有的地理、历史、记忆的碎片中进行对比,以生活化的叙事形式讨论那些“知识”和视觉材料背后可能的权力痕迹,身份拉扯,和认知矛盾。艺术家一边描绘“中亚”的不同形状,一边对比参照着这些形状,从而去想象“中亚”的过去和现在,同时在想象的过程中探讨图像诠释背后可能的审美与真实。

诠释2.

“发生类似某种继发性联想错觉或精神分裂的原因是复杂的,既有来自现实的蛊惑或刺激,也有主体自身各种能量聚集的原因”……………… “本质上,这是一个人被抑制的意识进行抵抗的表现。荣格认为,“事件”一般是造成心理应激的重要因素,事件发生的频率越高,导致心理应激的可能性越多,产生分裂的可能性也越大,压抑的环境、惨剧的记忆、不公的现实,矛盾的认知,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经验,在沉默中积聚,直至形成了逻辑障碍,最终转化为了强迫幻觉”………………“ ‘Artist’妄想的内容比较固定,并形成系统。人物主要是‘Abliz’,内容主要围绕‘中亚’这个飘忽不定的地理名词展开。所有的幻想都在日常中时不时地进行着”………………“‘ Abliz’与其相关的现实有可能是‘Artist’通过阅读历史、搜集材料、实地走访、 遭遇现实后,慢慢在酝酿的幻想。‘Artist’这时是大家眼里《玛丽与马克思》里的马克思、《美丽心灵》里的拉塞尔·克劳、《禁闭岛》里的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甚至《闪灵》里的丹尼·托伦斯” “而‘Artist’花了很久才意识到这一点。” 

 

除了以上提及的四个部分外,还有一份项目读物——《抓饭Vol.6-中亚日记》。作为“中亚日记”项目(2018-2021)的补充性读物,它从两端开始,在中间结束。读者可以将其作为项目的注释和内容的扩充,也可以将其视为创作者的日记和剪贴本。虽然没有目录和索引,但《中亚日记》的结构基本与项目中的影像叙事流程并行,以艺术家的经验作为原点,追溯了“中亚”及相关区域的独特历史以及相关的遗产。项目中涉及的图像在读物中以某种“图集”的形式成为破碎而开放的叙事:这些素材来源于艺术家在实地走访和学习过程中搜集的各种资料,如新闻报道、书刊插图、文献地图、日常摄影等,这些素材互相穿插,有时紧密相关,有时相对松散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

 

Phase 0:刀 / Pichak

2021,单频录像,彩色,有声,22’26’’

​影像截图 Video Still

Phase 0:刀 / Pichak ,Music Part

Ziya Ye
00:00 / 07:34

Phase I:纯粹的中亚阐释 / The Interpretation of pure Central Asia

2017 - 2021,单频录像,彩色,有声,22’46’’

​影像截图 Video Still

Phase II:阿不力孜如是说/ Thus Spoke Abliz

2018 - 2021,单频录像,彩色,有声,10 ’10’’

​影像截图 Video Still

Phase III:我的好友 / My Friend

2018 - 2021,单频录像,彩色,有声,14’20’’

​影像截图 Video Still

A Case Report——The “Artist” in the Context of Schizophrenia
ENG
3201 words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CN
5248 words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项目读物:《抓饭Vol.6-中亚日记》
​Project printed material:“Palov-osh vol.6-Central Asia Journal”

​B5,164p,全彩印刷